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修建的宋盤銘紀念亭。
資料圖片
記者 姚曉曉
“宋盤銘是俺村的驕傲,他的事跡廣為流傳,值得我們后輩學習。”“宋盤銘為人正直,他為捍衛(wèi)真理英勇獻身,永遠值得我們懷念。”……11月2日,在西城區(qū)新城辦大樓魏村,提起宋盤銘,村民們都能講出他的革命故事。
宋盤銘是被賀龍稱贊的“人民功臣”,14歲到漢口做工,后參加童子團、青年團。宋盤銘青年時期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22歲學成歸國,成為洪湖蘇區(qū)和湘鄂西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24歲那年,他為捍衛(wèi)黨的事業(yè)英勇犧牲。
宋盤銘又名宋潘民,1909年出生在大樓魏村。他出身貧苦,兄妹三個,父親宋同福曾在湖北漢口宗關水廠做工。1923年11月,宋盤銘隨叔父宋國堂(中共地下黨員)到漢口橋口日商開辦的申新紗廠當童工。因不堪忍受資本家和工頭的殘酷剝削和欺壓,宋盤銘團結童工,參加革命活動。1927年7月大革命失敗后,宋盤銘被黨組織轉移到上海,1929年春被黨組織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其間,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春,宋盤銘學成歸國,被派到上海、江西等地工作。同年7月,為加強湘鄂西的領導力量,中央委派宋盤銘到洪湖,擔任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員、軍委分會主席團委員等職。
宋盤銘到達洪湖后,立即組織召開了共青團湘鄂西第三次代表大會,迅速建立起湘鄂西黨、團、婦女、工會等組織,出版《列寧青年》《紅色青年》等刊物,還成立了中央分局團校,培訓600多名青年,其中有84名團干部到襄河北岸的新區(qū)工作,20余人打入白區(qū)開展秘密工作,成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一支重要力量。
1932年1月19日,紅九師在師長段德昌、政治委員宋盤銘的率領下,經過幾天激戰(zhàn),先后占領了皂市、龍王集、陳家河等地。這次戰(zhàn)斗,共俘國民黨官兵近4000人,繳獲迫擊炮20門、輕重機槍60余挺、長短槍 3000余支。
1932年5月,蔣介石糾集10萬兵力對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圍剿。此時,紅三軍政委關向應因病到后方休養(yǎng),政委一職由宋盤銘代理。5月23日,賀龍和宋盤銘指揮紅三軍主力從襄北皂市附近出發(fā),向張家場一帶的敵軍第四十四師發(fā)動突然襲擊,經過七天七夜的激戰(zhàn),斃傷敵一三一旅長及其部下800余人,繳獲了大量的槍支彈藥。6月至10月間,二人率部轉戰(zhàn)洪湖,連戰(zhàn)皆捷,12月攻克湖南桑植縣。
1933年,時任湘鄂西蘇區(qū)中央局書記兼肅反委員會書記的夏曦,執(zhí)行王明“左”傾錯誤路線,于6月12日逮捕了宋盤銘等數(shù)十位紅軍將士。賀龍得知后強烈抗議,宋盤銘8月份被放出。然而兩個月后,宋盤銘再次被捕,并在同年12月29日,紅三軍撤離黔江時被殺害。
1937年冬,宋同福去陜西尋找賀龍部隊,打聽宋盤銘的下落。見面后,賀龍告訴他宋盤銘已經犧牲,但并沒有告訴宋盤銘被害的實情。
宋盤銘的名字和光輝業(yè)績被載入了《軍事科學院英名錄》。賀龍在《回憶紅二方面軍》中非常痛惜地說:“宋盤銘是個很好的同志。”
1953年,根據賀龍、許光達的建議,宋盤銘被追認為革命烈士。賀龍還親筆寫信給宋盤銘的父親,稱贊宋盤銘是“人民功臣”。此后,當時的郾城縣人民政府根據賀龍的信,制作“人民功臣”匾額送到宋盤銘家中,讓人們永遠緬懷他的豐功偉績。
1960年,郾城縣烈士陵園籌建時,宋同福肩負郾城縣人民的重托,赴京求見賀龍元帥。宋同福向賀龍元帥講述郾城縣準備建立烈士陵園后,賀龍元帥十分重視,攜宋同福拜見了朱德總司令。朱德總司令親筆書寫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被鐫刻在郾城縣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上。
為了紀念宋盤銘,1984年11月,中共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委員會、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在新建成的河濱公園修建了“宋盤銘紀念亭”和“宋盤銘烈士紀念碑”來紀念這位血灑黔江的革命英烈。
黔江人民紀念他,漯河人民更沒有忘記他。如今,在西城區(qū)新城辦月灣湖社區(qū)內,每周都會播放一次《人民功臣——宋盤銘》的紀錄片,激發(fā)更多沙澧兒女的愛國情懷。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