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說,村醫(yī)樊石滾的醫(yī)術和醫(yī)德一樣好,多年來,他堅持每月上門為貧困戶做隨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韶萌文通訊員耿梅文吉小平攝影
洛陽市伊川縣白沙鎮(zhèn)焦王村,有一位堅持開“小處方”的村醫(yī)樊石滾,他堅守鄉(xiāng)村49載,每天接診上百人,平均單張?zhí)幏?0塊錢,連城里人都來找他看病。焦王村的村民最怕的事就是他退休。
城里人開車來看病每天接診上百人
和村醫(yī)樊石滾約采訪,讓他犯了難。電話那頭,他滿腔無奈地說:“晚上八九點,中不中?”
1月22日一大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焦王村衛(wèi)生所,只見門口停滿車輛,院內排著長龍。費力擠進診室一看,約5平米的房間內坐滿了患者,有不滿一歲的嬰孩,也有滿頭白發(fā)的老人。
此時,樊石滾正屏息為一位老人量血壓。他的診臺上,除了紙筆、聽筒和血壓計,再無其他。貼在桌角上的那張二維碼,頗為亮眼?;颊呓榻B說:“那是樊大夫的微信,有啥事可以隨時找他。”
時鐘指向中午12點半,樊石滾才得空起身和記者打招呼。“來看病的患者太多,水都不敢多喝,索性桌子連水杯都沒放。”
據(jù)了解,樊石滾16歲隨師父學醫(yī),結束了焦王村沒有醫(yī)生的歷史。65歲的他,在焦王村堅守了49載,成了遠近馳名的“名醫(yī)”,甚至附近縣城、市區(qū)的人,都會開車來看病。年門診量超兩萬,每天接診上百人,全年無休,是他的常態(tài)。
掛號、診療免費單張?zhí)幏?0塊錢
除了精湛的醫(yī)術,村民們佩服的還有樊石滾的德行。
“在樊大夫這里看病,心不慌。”53歲的孫社娟家里是貧困戶,丈夫患重病需長期服藥,“去大醫(yī)院看病一趟就得花上百塊錢,在樊石滾這兒看病,他給俺免費。”
焦王村有42家貧困戶,共125人,樊石滾每月都至少上門一次,對每個人的病情都摸得門清。
貧困戶焦善好說起樊石滾,就會豎大拇指。焦善好說,樊石滾除了每月隨訪,還會不時打電話問他們兩口子的病情,叮囑他們吃藥,“樊大夫看咱家里困難,總會變著法地塞錢”。
村民們說,除了村衛(wèi)生所不具備診療條件的病,一般頭疼腦熱,樊石滾開的處方平均不超過10塊錢。
守護焦王村49載村民最怕他退休
除了常見病、多發(fā)病的一般診療外,樊石滾還負責居民健康檔案建立、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督促村民預防接種疫苗等。
上世紀70年代,農村衛(wèi)生條件惡劣,瘧疾多發(fā),藥物緊缺。樊石滾就把地里的黃蒿、麥糠、狗尾巴草等擰成繩子點燃驅蚊。焦王村溝多、窯洞多,樊石滾身背麥秸稈走遍全村300余戶窯洞。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為了給村民送藥,樊石滾步行20公里,親眼看到村民服下藥,他才放心。
現(xiàn)如今,有病人在城里醫(yī)院做完手術,恢復期過后就來村衛(wèi)生所拆線,樊石滾不收一分錢;村民在大醫(yī)院拍完片子,還會拿回來給樊大夫瞧一瞧;為了督促病患堅持鍛煉身體,樊石滾每天五點鐘起床,在衛(wèi)生所門口集合多人,帶領村民晨跑。
村民閃新紅感慨地對記者說,樊石滾是焦王村的“寶貝疙瘩”,鄉(xiāng)親們最怕的事,就是他退休。
醫(yī)者仁心女兒受其感染扎根基層
1月15日,樊石滾獲得河南省“十佳最美基層醫(yī)生”的稱號,是洛陽地區(qū)唯一的獲獎者。頒獎詞中說:他從赤腳醫(yī)生到當?shù)孛t(yī),一生守護幾代人。
49年來,樊石滾沒吃過一頓應時飯,沒有按時下過一天班。最讓他愧疚的,便是疏于對家庭的照顧。
女兒樊伊品最初對父親并不理解。樊伊品說,由于父親忙于工作,照顧大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的肩上。因為照顧患腦梗的奶奶,母親累出了病,錯過了診療的最佳時期,一只耳朵漸漸聽不見。
“父親就是一名醫(yī)生,卻忽略了母親生病的苗頭。”樊伊品無奈地說。但每每看到病患對父親的赤誠和感激,樊伊品在心中默默原諒了父親。高考報志愿時,樊伊品報了醫(yī)學系,畢業(yè)后,她回了農村。
看到父親上了年紀卻不能退休,享受含飴弄孫的清閑日子,她想替父親分擔一下,“全村都是看著我長大的鄉(xiāng)親,能學以致用,守護他們,我覺得值”。
“在農村看病,實在太難了。”樊石滾說,年輕人學成都扎堆往大醫(yī)院去,鮮有人守在基層,踏踏實實做一名村醫(yī)。而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恰恰又是最需要醫(yī)護人員關注的群體。對于女兒的選擇,他非常支持。
而對于鄉(xiāng)親們怕他退休的擔憂,樊石滾笑著說:“只要我活著,就會守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