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將時間與空間相套合,歷史與今日會在豫東蘭考上演出一幕由對比而產生的畫卷。最近兩年,人們常說蘭考在“變”,但這種“變”,卻在每一個蘭考人眼中,有著不一樣的內涵:
閆春光,蘭考縣東壩頭鄉(xiāng)張莊村村民。5年前,還是貧困戶的他不會想到,2019年的春天,他不僅成功脫了貧,還成為了一名淘寶店主,輕點鼠標就完成了他在淘寶網上的第一筆訂單。
雷慧杰,一名去年剛從大學畢業(yè)的“95后”。上學期間已儲備了3年開網店經驗的她,最終放棄留在城市,回到蘭考。談及原因,她說:城市電商已趨于飽和,我覺得農村是電商大有可為的地方。
張繼征,2016年之前,他是隴海鐵路上蘭考站的值班員,2016年3月,他轉崗成為高鐵蘭考南站的第一批職工。32年前,剛剛參加工作的他不會想到,南距蘭考站不足5公里,又出現了一座現代化的火車站,日??扛哞F列車18對,“小縣城”蘭考到省城鄭州,最快僅需31分鐘。
湯二法,蘭考縣民族樂器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30多年前的他也不會想到,哥哥湯大法一次北京之旅的“誤打誤撞”,會讓由蘭考泡桐所制造的樂器,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奏響中國民樂的華美樂章。
李鳳祥,蘭考縣儀封鄉(xiāng)代莊村1組村民。今年已經71歲高齡的他對記者說:我老漢不曾想,我們代莊的鹽堿地上會長出“比糖還甜的葡萄”。
……
2019全國“兩會”期間,大河報記者再訪蘭考,透過發(fā)生在六位蘭考人身上的故事,為您詮釋蘭考幾十年來的“變與未變”。
故事1|主人公:閆春光
閆春光給記者講述自己“淘寶首單”的故事
3月10日上午8時許,當記者撥通閆春光的電話時,彩鈴中響起的是一段廣告:歡迎致電夢里張莊春光農副產品店,本店主營芝麻香油、芝麻醬、手工紅薯粉條……
半小時后,坐在自己名為“春光油坊”的小店里,因雇了一名店員而稍顯閑暇的閆春光美滋滋地跟記者講述起了自己“觸網經營,淘寶首單”的感受:“第一單賣給了杭州余杭區(qū)的何先生,手里這瓶小磨油是送他的。”
在陪春光前往村口快遞店發(fā)貨的路上,記者笑言:春光,這幾年從貧困戶到脫貧戶、養(yǎng)雞專業(yè)戶再到淘寶店主,你這名號是越來越多了。聽罷記者的說法,琢磨了幾秒鐘,春光說出了這樣的話:“哥,我給你說,別人咱管不著,我脫貧咋脫得心里清楚。所以我這小磨油我用純石磨磨的,芝麻鹽里真的只有芝麻還有鹽,咱不摻假!”
用泡沫紙仔細包裹、填寫訂單后,閆春光頗有儀式感地將快遞交給了在村口設點的快遞小店。就在這單生意達成前,春節(jié)前的閆春光就靠著“朋友圈廣告”和朋友們的口口相傳賣出了貨值近20萬元的小磨香油。
故事2|主人公:雷慧杰
“95后”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大學生雷慧杰正在幫助閆春光拍攝產品照片用來“裝修”他的網店
幫助閆春光發(fā)出“淘寶首單”快遞的人是一個年輕的“95后”女孩兒,她叫雷慧杰,去年剛剛從洛陽大學畢業(yè)。
2016年,正上大二的她發(fā)現了一個商機:因學校毗鄰洛陽關林市場,這個服裝、小飾品的集散地,她便在淘寶開了一家網店做些小買賣。“那時候平均下來一個月能掙2000多,很滿足的!夠我3個月的生活費了呢。”
雷慧杰給記者講述一名“95后”大學生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
2018年6月,雷慧杰正式從學校畢業(yè),畢業(yè)前曾赴幾個大城市實習、實踐的她最終做出了一個讓身邊不少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回家鄉(xiāng)、回蘭考,搞電商。
談及原因,雷慧杰說的異常堅定:開店幾年后我發(fā)現,大城市的電商已經發(fā)展的太過充分了,根本沒有我的機會,但農村電商還在起步階段,大有可為。
如今的實事證明雷慧杰的選擇并沒有錯,雖然她時常義務幫助鄉(xiāng)親們下單買東西、發(fā)快遞,但目前經營的天貓優(yōu)品服務站+快遞代售點,以及正在經營的多種社群營銷給她帶來了豐厚的收入。雖然這個年輕的姑娘稱自己平時并沒有關注過賬戶流水,但當記者問她月收入過不過5000元時,她還是略顯羞澀地笑著對記者點了點頭。
故事3|主人公:張繼征
蘭考南站工作人員張繼征給記者講述普速蘭考站到高鐵蘭考南站的變化
3月10日臨近中午,一列復興號高鐵列車從蘭考南站1道呼嘯而過。
一旁站臺上的張繼征對記者回憶說,30多年前自己剛上班時,在設備正常的情況下,作為車站值班員的他,每有列車??浚家貜鸵惶子纱蠹s十個動作組成的“手工程序”:電話通知列車進站預告、用無線電進行車機聯控、給下一個車站預告列車運行情況、手工書寫行車日志等等,而如今,全自動的操作系統(tǒng)已讓這位有著32年工齡的“老鐵路”危機感十足:我現在值班更多的是應急,只要沒有意外情況,我需要做的是保持注意力集中,時刻關注列車正晚點信息、行車設備的正常運轉,隨時應對各類突發(fā)情況,但是,對比此前,車速快了,但是責任重了,手倒是閑下來了。
談及過去的時光,張繼征還記得在剛上班時,他和同事時常戲稱蒸汽機車為“大老黑”,“車一進站就是一個‘大老黑’拉著一列‘綠皮’或‘悶罐車’進站,到鄭州得咣當將近3個小時?,F在,最快31分鐘!”如今,一城雙站的蘭考讓他這個土生土長的蘭考人分為自豪。“恁記者見多識廣,俺蘭考這一個縣城倆車站的地方也不多吧?”張繼征說。
故事4|主人公:湯二法
湯二法給記者講述蘭考泡桐“誤打誤撞”奏響世界的故事
大約在1985年前后,為了完成“工分”,湯氏兄弟中的老大湯大法獨身闖北京,只為將用泡桐樹根做成的絕緣材料——“電閘拉手”推銷給北京的商戶。
一次推銷中,他指著一個當時不知為何物的樂器問人家:老師兒,這東西是啥?我看著像用桐木做的啊!
一句問話,從此點燃了蘭考縣堌陽鎮(zhèn)制作民族樂器原材料的星星之火。按照熱心人的指引,湯大法輾轉前往了樂器廠,在得到廠家“你把你們那的桐木板拿來試試”的說法后,蘭考泡桐木琴板從此“奏響全國”。
3月10日下午,站在自家工廠的倉庫里,手捧古箏面板,湯二法自豪地說,中國95%以上民族樂器的木質材料均取自蘭考泡桐,就連維也納金色大廳里,也曾想起過有蘭考桐木蕩響的華美樂章。“這都是焦書記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故事5|主人公:李鳳祥
71歲的李鳳祥告訴記者,自己村支書代玉建的電話“24小時一打就通”
沿蘭考縣蘭儀路一路向東,儀封鄉(xiāng)代莊村村口一塊數百畝見方的土地被代莊人所珍視。
71歲的李鳳祥告訴記者,數十年前,這兒是村民曬口糧“紅薯片兒”的地方。“全村老少都指望著這東西填肚子,吃了燒心、反酸,那也得吃啊,不吃餓得浮腫!”
數十年后,這塊土地仍是代莊老少眼中的寶,這里已架起了數十個葡萄大棚。每年“陸地葡萄”上市前,動輒能賣到十多元一斤的大棚葡萄在代莊人眼中“著實比蜜甜”。
說起蘭考近年來的“變”,李鳳祥說最大的“變”,變在蘭考的干部身上。“我們鄉(xiāng)書記閆登峰,過年前三天來了三趟,次次手不空。”聽罷這句話,李鳳祥的愛人蘆三妮趕緊湊上前,一邊把腰漏出來,一邊告訴記者:我這護腰帶就是閆書記給的,他聽說我腰間盤突出,當場就把自己的護腰帶解下來給了我,說他的毛病好的差不多了,這東西效果不錯,要送給我。“書記還說啥時候用壞了,再給他要。聽說這腰帶一個都1000多塊,書記當著我面兒說,這保準是自己掏錢買的,讓我放心用。”
李鳳祥的老伴兒蘆三妮給記者講述鄉(xiāng)黨委書記送她“護腰帶”的故事
說起干部作風之變,李鳳祥的話就止不住多了起來。他指著墻上的電話對記者說,“俺村支書代玉建,我都不管他喊支書,我喊他幫扶人,我是他的幫扶戶,24小時,電話一打都通!”說罷,李鳳祥便撥通了村支書代玉建的電話。幾秒種后,聽筒中傳出了代玉建的話語,李鳳祥老人對他說:我給記者說你電話一打都通,我得給人家做個實驗,我沒說瞎話。
故事6|主人公:魏善民
再訪蘭考,一個個故事讓記者感觸到的,是蘭考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著的新變化,而此前的采訪中,一位老人卻向記者講述了他眼中蘭考的一種“不變”。
一個人,一棵樹,一萬多個日日夜夜相守未曾改變。這個人叫魏善民,而這棵樹叫“焦桐”。
1963年3月,焦裕祿來到蘭考縣朱莊村,在沙地里親手栽下了這棵泡桐,當年只有21歲的魏善民見證了這一時刻。焦裕祿去世后,魏善民的父親魏憲堂開始義務看護這棵泡桐。8年后,魏善民接過父親的班兒,一守就是48年。
“現在我身體好,要是哪天干不動了,俺就交給俺孩兒去看,還得保證看好。”和“焦桐”近半世紀的相守成為魏善民的一種信仰,談及原因,魏善民說當年父親曾叮囑:焦書記是山東人,他把命都給了蘭考,就撇下這條根兒。
記者與老人圍著“焦桐”繼續(xù)踱步,“老爺子,您在這兒守了40多年,這兒啥變了?啥沒變啊?”
聽罷,老人抬頭看看遠方,又將目光拉回“焦桐”身上。他說:“孩兒啊,40多年了,馬路變寬了,房變高了,俺這一片兒啥都變了,但焦書記那時候說的一句話沒變。他說啊,咱蘭考想發(fā)展啥都不缺,缺的就是一個‘干’字兒!”
“要我說,這個字兒,這個理兒,一直沒變。”魏善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