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鳳虎
初夏時節(jié),中國航天員中心大院里,綠樹成蔭,郁郁蔥蔥,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色。
記者來到模擬器樓一樓大廳,“從這里走向太空”七個金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2012年6月,作為飛行乘組成員之一的劉洋成功完成了神舟九號載人航天任務(wù),成為了備受矚目的中國首位成功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如今,距離航天飛行已過去了7年,劉洋的工作和生活到底是什么樣?記者近距離對話劉洋。
“雖然現(xiàn)在沒有飛行任務(wù),平時我一直堅持學習和訓練,在體能、技能、心理等各個方面做好充分準備。隨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推進,我時刻準備著重返太空。”劉洋一臉自信地說。
“執(zhí)行神舟九號任務(wù),那是我人生的一次洗禮。我覺得支撐一個人夢想、理想的其實是這個偉大的時代,是我們國家的發(fā)展,是科技的進步,點燃了我成為航天員的夢想。”回首太空飛行,劉洋說自己經(jīng)歷了一次心靈與身體的涅槃。
“執(zhí)行任務(wù)后,經(jīng)常有人問我,是不是從小就向往奔月的嫦娥,有著飛天的志向?”談起兒時的夢想,劉洋說自己曾想過當醫(yī)生,當老師,當科學家,卻從未將“航天員”列入自己的夢想清單。
直到1997年,國家招收第七批女飛行員,那時劉洋在鄭州第十一中學讀高三。“因為成績不錯,班主任在未通知我的情況下,替我報了名,我一路過關(guān)斬將,成為了中國第七批女飛行員。”劉洋說。
2009年,隨著國家科技、經(jīng)濟和載人航天技術(shù)的發(fā)展,國家決定招收新中國第一批女航天員,劉洋報名參加了選拔,光榮
地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
當劉洋成為航天員后,一切從零開始。兩年來,沒有休息日,沒有娛樂時間,沒有睡過一天懶覺,沒有在晚上十二點前關(guān)掉書桌上的臺燈。閉上眼,腦子里只剩下一個信念:為祖國出征太空;兩件事:學習,訓練。“那是一種比高三的學習還要努力不止十倍的狀態(tài)。”劉洋回憶。
航天員的許多訓練極具挑戰(zhàn),為了達到轉(zhuǎn)椅訓練15分鐘的及格標準,劉洋每天“打地轉(zhuǎn)”,十五圈,二十圈,三十圈……辦法只有一個——堅持堅持再堅持;為了完成離心機超重訓練,她每天堅持練習腹部和腿部力量,向首批航天員請教經(jīng)驗,向教員請教不同的對抗方法,不斷總結(jié)摸索;為了提高頭低位耐力,她睡覺時拿掉枕頭,墊高雙腳……
“世界上永遠只有輕易的失敗,絕不會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劉洋一次次地鼓勵自己,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喊“加油”。最終,當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全部考核,被確定為“神九”任務(wù)航天員時,回首過去,她覺得那些努力是那樣的意義非凡,那樣的彌足珍貴。
“當我第一眼透過舷窗看到地球的時候,感覺非常震撼,可以看到清晰的海岸線,可以看到大地是脈絡(luò)分明的。在太空中雖然不能肉眼看到萬里長城,但是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大江大河,特別是城市的燈光,在夜晚非常璀璨和美麗。在太空中我們90分鐘繞地球一圈,你們在地面一天24小時,我們在太空中已經(jīng)歷了16次日出和日落。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并不像大家想象的只有樂趣,還有頭脹、頭疼、鼻塞、眼部充血。”劉洋向記者描述執(zhí)行神九任務(wù)期間在太空的感受。
“我們在太空中吃的是太空食品,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跟大家平時的煎炸烹炒是不一樣的,太空食品都是裝在一個袋子里面,用一些特殊的裝備把它包裹起來,吃的時候要靠手擠出來。太空食品非常豐富,有宮保雞丁、木須炒肉、黑椒牛柳等等,還有一些零食呢。”劉洋還向記者揭秘了在失重狀態(tài)下太空艙中的飲食情況。
任務(wù)完成后,經(jīng)常有人會問我,“難道你不怕死嗎?”“怕,怎么不怕?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又有誰會不珍惜呢?但總有一些事情值得你為之奮斗和犧牲。”劉洋說,“這個時代給了每個人無限寬廣的舞臺,是時代成就了我,當時代給予我機遇時,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困難和挑戰(zhàn)而停下奮斗的腳步。”
“很多人非常好奇航天員平時在做什么,根據(jù)工作安排,我們會在工作之余參加一些科普活動,但大多時間我們一直在訓練和學習。如今,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進入空間應(yīng)用階段,中國將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間站?,F(xiàn)在我們正在緊張備戰(zhàn)空間站工程任務(wù),日常訓練非常緊張,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像高三的學生一樣,完全是按照著課表來進行上課和訓練,我們都在為這空間站任務(wù)做著積極地準備,希望能夠早日到我們自己的空間站上去開展工作。面對長期駐留、多次出艙等新挑戰(zhàn)和空間試驗新要求,我必須再加把勁兒。“劉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