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的高鐵將用上‘中國軸’!”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從洛陽軸承廠傳來喜訊,目前已完成時速250公里、350公里的高速鐵路軸承產品設計、工藝研究及樣品制造。產品通過了120萬公里耐久性臺架試驗,試驗結果顯示軸承狀態(tài)完好,符合標準要求。洛軸已打通高鐵軸承研制技術通道,基本具備高鐵軸承批量生產條件。
洛陽軸承廠是1954年新中國布局的第一批工業(yè)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我國軸承行業(yè)多個第一。數次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中國軸”代言。1982年9月27日,洛軸研制的B3—706、B3—707精密座標鏜床軸承,榮獲國家金質獎。這是軸承行業(yè)至今唯一一塊國家優(yōu)質產品金質獎。
洛陽軸承廠大門
主軸是精密光學座標鏜床的關鍵部件,軸承內、外套的徑向擺動誤差不能超過千分之二毫米,在高速運轉的情況下,軸承的溫升不能超過15℃。這種高精度的軸承,當時只有西方少數國家能夠制造。一家外國公司向我國漫天抬價,提出用同樣重量的黃金或者6噸對蝦換一套軸承。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提高這種主軸軸承的精度被列為國家一百個攻關項目之一。國家要求洛軸攻關,使精度提高一倍,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新目標要求軸承內、外套的徑向擺動誤差縮小到千分之一毫米,內、外滾道側向擺動誤差縮小到千分之二毫米,軸承高速運轉時的溫升限制在10℃以下。
新設計的軸承,結構復雜,更難加工。以B3—707為例,僅外套的磨加工就要經過87道工序。磨削外徑是保證軸承圓度的關鍵工序,必須最大限度減少誤差。工人肖進發(fā)采取低速磨削的辦法,來減少機床震動對外徑波紋度的影響,一邊加工,一邊測量,積累了上萬個數據,終于將波紋度控制在千分之一毫米以內,比設計的精度要求提高一倍……
苦戰(zhàn)三年,洛軸人成功制造出了高精度的座標鏜床主軸軸承。測試表明:軸承的徑向擺動差為千分之零點七毫米,內、外滾道側向搖動差不超過千分之一點五毫米。專家們確認:軸承各項技術指標全部達到攻關要求,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洛軸研制生產的這兩種軸承的價格,僅為購買外國同類產品的1/7。這兩種軸承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高精度軸承制造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如今的洛軸,仍是“中國軸”的金字招牌。洛軸擁有國家首批認定的企業(yè)技術中心和軸承行業(yè)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高速重載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河南省軸承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也設在這里,搭建了完善的軸承研發(fā)實驗平臺。
洛軸技術中心副主任謝津會介紹,目前,洛軸可設計制造全部九大類型、各種精度等級軸承,品種規(guī)格2萬余種。具有航空發(fā)動機軸承、高鐵及軌道交通車輛軸承、重大裝備專用軸承等核心技術。公司先后為三峽水利工程、神舟和嫦娥系列航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配套軸承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