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我的貼心小棉襖,我們是親娘倆。”9月28日,在召陵區(qū)銀鴿大道碧水灣小區(qū),66歲的馬愛榮說起兒媳韓瑞麗時,一臉驕傲。14年前,韓瑞麗和丈夫結婚后,一直與婆婆同住,婆媳倆互相照顧,相處和睦,親如母女,是鄰居們羨慕的對象。
互相配合 照顧家庭
當天,在馬愛榮家中,記者見到了她和韓瑞麗。韓瑞麗是一個很溫柔的人,說話細聲細語,少有高音調(diào),雖然已經(jīng)35歲,但在婆婆眼里,她還是個孩子,偶爾和丈夫起爭執(zhí)時,婆婆都會偏向她。“我媽都是拉‘偏架’,每次都站在我這邊。”韓瑞麗笑著說。
馬愛榮今年66歲,她性格耿直,說話干脆,看向兒媳婦的眼中充滿了慈愛,她告訴記者,兒子工作忙,平時都是她和兒媳照顧家里,“我們倆在一塊待的時間,比和兒子在一塊的時間都多。”
韓瑞麗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為了照顧好兩個孩子,她和婆婆分工合作,每天早上,她五點多起床,負責做早飯和送孩子上學,婆婆可以多睡一會,午飯和晚飯,則由婆婆負責。“她上班也可忙,我在家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她回來也可以稍微休息一下。”馬愛榮說。
成為彼此的依靠
照顧家庭,互相配合,對待對方,婆媳倆更是互相照顧,無微不至。兩年前的夏天,馬愛榮下雨天出門時不慎摔倒,右胳膊骨頭斷裂。住院期間,韓瑞麗一天三頓為她送飯,沒事就陪在她身邊。在醫(yī)院治療一個星期后,馬愛榮回家養(yǎng)傷,因為胳膊有傷,衣食住行都需要別人照顧,韓瑞麗主動承擔起了這個責任,每天為婆婆洗澡、洗衣服,將飯做好后端到婆婆跟前,喂她吃飯。“三個多月,她一邊上班一邊照顧我,可用心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況,馬愛榮眼中泛起了淚光。
“人和人都是相互的,我生孩子的時候,我媽忙前忙后,把我照顧的特別好,她生病了,我照顧她,都是應該的。”看到婆婆流淚,韓瑞麗趕忙安慰她。
長年的相處,婆媳倆有了很多默契,她們會在對方忙碌的時候,主動承擔起更多的家務活兒,會在對方心情不好的時候,適時安慰,每當有空余時間,一家人還會四處旅行,到外面走走看看。“年輕的時候忙著養(yǎng)家,現(xiàn)在跟著孩子去了不少地方。”馬愛榮說,現(xiàn)在每年都要旅行幾次,一家人都特別開心。
“互相體諒,不計較,什么事商量著解決,一家人和和睦睦過日子,比啥都好。”采訪中,婆媳兩人都這樣對記者說。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