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湖遺址出土的稻殼。(資料圖片)
賈湖遺址出土的大豆。(資料圖片)
武艷芳
經(jīng)過地質(zhì)學家、古氣候?qū)W家、考古學家等共同研究,賈湖遺址所處的舞陽地區(qū),在中生代時期(距今約2.5億年~約6500萬年)受地殼擠壓,土地凹陷,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地貌。從伏牛山奔流而來的沙河,攜帶各種沉積物,在這里淤積出地肥水美的廣袤平原。賈湖周邊地勢稍高,巖礦資源和水資源豐富。賈湖先民生產(chǎn)、生活的主要地貌部位在淺平洼地的邊緣、河流的自然堤附近,這兩種地貌類型都是由沖積和湖積共同形成。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使萬物蓬勃生長、動物自由棲息,形成了水草豐美、生態(tài)和諧的古環(huán)境,為賈湖先民獲取豐富的食物奠定了基礎(chǔ)。樹上長的、藤上結(jié)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天上飛的,都出現(xiàn)在賈湖先民的食譜上,更有經(jīng)過他們馴化后的栽培作物和家畜,以及用糧食釀造的美酒。
(一)賈湖先民的植物食物
水稻。先民們在長期實踐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野生稻稻籽可食用且易于儲藏,就逐漸進行有意識的試種。這一有意識的主動選擇成就了稻作農(nóng)業(yè)最早在中國出現(xiàn),主要代表有長江流域的仙人洞遺址、上山遺址、城頭山遺址和淮河流域的賈湖遺址。在賈湖遺址發(fā)掘采集的紅燒土塊中發(fā)現(xiàn)了十多例稻殼印痕,在采集的房基、灰坑填土標本中,經(jīng)浮選法揀選出大量脫殼的稻米,經(jīng)鑒定大多為偏梗型,也有一定比例的偏秈型及少量偏野型。稻作農(nóng)業(yè)的出現(xiàn)為賈湖先民定居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chǔ)。由此證明,賈湖先民的食物來源更加穩(wěn)定。
櫟果。殼斗科櫟屬植物的種子,俗稱橡子富含淀粉,其含量僅次于五谷而遠高于豆類,其成熟季節(jié)相對集中,從一棵樹上就可以收獲較多,自古以來作為民間食物被廣泛食用?,F(xiàn)在,舞陽縣附近的二郎山和嵖岈山依然有很多橡樹,周邊不少小商戶專營橡子涼粉,味道鮮美。賈湖發(fā)掘時出土100多粒炭化櫟的果核,均為先民從遺址周圍采摘作食物用,大多保存完整。
野菱。菱科菱屬,四角刻葉菱的變種,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果實小,富含淀粉。在賈湖遺址灰坑中浮選出十多個菱的炭化果實,個體較小,大多僅存一角,未見完整者,也應是先民從遺址周圍采集作食物用的。菱角的存在,證明遺址周圍應有富營養(yǎng)的較寬闊水體(湖沼濕地)。值得提及的是,2017年,賈湖湖體清淤后,湖中生長了大量的野菱角,同樣比現(xiàn)在其他地方的菱角要小,但生吃甜度較高,蒸煮后口感面甜。
大豆。賈湖遺址出土的炭化大豆有581粒。2021年7月19日,《光明日報》發(fā)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先生的重磅文章《傳說還是史實:有關(guān)“五谷”的考古發(fā)現(xiàn)》。趙先生在該文中特別寫道:“通過植物考古,在很多遺址都出土了大豆遺存。目前我們可以認定的最早的栽培大豆出土于河南舞陽的賈湖遺址,距今8000年。但賈湖遺址出土大豆的尺寸和形態(tài)特征介于野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間,反映出當時大豆仍處在被馴化的過程之中……古代先民種植大豆不是為了榨油,而是直接煮熟食用。”這也是賈湖遺址發(fā)現(xiàn)證實的第十一項世界之最——世界上最早的大豆人工栽培地。
蓮。賈湖遺址浮選出土的蓮藕遺存有76件(塊),其中保存好的還可看到完整的橫切面,上面均勻分布著8到10個氣孔,與現(xiàn)代栽培藕在形態(tài)特征上完全一致,但相對較細,可能是野生蓮藕。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植物可供賈湖先民食用,如薏苡、豇豆、薯蕷、稗屬等含淀粉植物,以及山核桃、野葡萄、獼猴桃等。
豐富的食物來源讓賈湖先民的糧食有足夠的剩余,世界上最早的“酒”也就隨之誕生。研究人員提取和分析了賈湖遺址16個陶器殘片樣品殘留物,這些樣品的年代分屬賈湖三個不同時期。研究結(jié)果表明,這些陶器殘片殘留物中含有酒石酸的混合物,可能來自大米、山楂、蜂蠟等,同時遺址里出土有野葡萄籽,因此不排除還有野葡萄的可能性。這種混合物就是最早的米酒殘留物,證明9000年前的賈湖先民就已學會釀酒。
作者為賈湖遺址阿崗寺遺址保護中心主任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