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晚,因疫情停辦三年的舞陽農歷臘月初一會隆重“回歸”。現(xiàn)場熱鬧非凡,十里八鄉(xiāng)的群眾紛紛趕來,逛廟會、賞民俗、看大戲、品小吃。1月8日,記者來到廟會現(xiàn)場,到處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充滿濃濃的煙火氣。
起源明末 歷史悠久
舞陽農歷臘月初一會也叫東關廟會,是為了紀念明朝末年舞陽知縣潘弘(后因避諱乾隆之名改為潘宏)而形成的廟會。
據(jù)《明史》記載,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羅汝才率兵攻破南陽,隨后一路北上,攻無不克。舞陽知縣潘弘已70歲。1641年11月,李自成、羅汝才兵臨舞陽城下,潘弘率領軍民守城。由于內奸出賣,潘弘最終被俘,在臘月初一那天被綁于縣城東關魃蠟廟前,因拒不交印而遭肢解。他的兒子澄瀾得知父親被害的消息后,提刀闖入李自成、羅汝才營地,殺死數(shù)十人后自盡。
潘弘殉難贏得了群眾對他的敬仰。據(jù)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舞陽縣志》記載,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舞陽知縣楊萬春在縣城東關外潘弘殉難處建潘公祠,并在農歷臘月初一進行祭祀。
潘公祠舊址位于現(xiàn)在的舞陽縣人民商場東邊、上海路群益市場東北角。舞陽縣博物館有一塊“一門雙節(jié)”石碑,原來安放在潘公祠,是紀念潘弘父子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一成為紀念潘弘的日子。每到祭祀之日,眾多香客和小商小販聚集在潘公祠、魃蠟廟周圍,東關廟會逐漸形成。
那場慘烈的廝殺已過去近400年,功過是非歷史自有評價,但因此形成的古廟會傳承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歷臘月初一會已成為舞陽縣及周邊群眾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的盛會。
豐富業(yè)態(tài) 吸引游客
舞陽臘月初一會的影響力輻射周邊十余縣(市)。每年臨近農歷十一月二十,主辦方適時發(fā)布戲貼、喜報,周邊群眾就三五成群、扶老攜幼前來趕會。相關部門組織戲曲、雜技等表演,糖人、泥人等民間手藝人也在會場支起攤位。
每年廟會舉辦期間都是舞泉鎮(zhèn)牛市口村的王先生家最熱鬧的時候。“母親會把舞鋼娘家的親戚都邀請來,一是趕會聽戲,二是敘舊嘮嗑話親情。”王先生說,“過了臘月初一會,年味就越來越濃了。”
會場鼓樂喧天、熙熙攘攘。莊稼漢買農具、農家女添新衣、老人過戲癮、孩子尋美食、年輕人談戀愛……廟會既方便了群眾物資交易,也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如今,傳統(tǒng)商貿、新興業(yè)態(tài)會聚廟會,成為活躍縣域經濟的新動能。
“今年會期長、規(guī)模大、創(chuàng)新項目多。”舞陽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的農歷臘月初一會有7天會期,今年會期為10天。本屆廟會首創(chuàng)“1+3”模式——主會場設在舞泉鎮(zhèn)解放路和海南南路鹽業(yè)公司門前以及縣人民醫(yī)院東門南50米至東大街,三個分會場分別設在保和鄉(xiāng)袁集村、西城廣場戲樓南和上海北路。本屆廟會共入駐商戶1600多家,游客有望達到百余萬人次,多項數(shù)據(jù)創(chuàng)新高。
美食小吃 火爆出圈
“來5串魷魚”“來碗臭豆腐”……600余個美食攤位上琳瑯滿目的各色小吃把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食客絡繹不絕,攤主忙得不亦樂乎。
位于西大街舞陽縣文化館門口的楊氏油茶攤位前坐滿了食客。“楊氏油茶是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70多年歷史。這幾天生意很好,每天都能賣100多碗。”攤主苗女士告訴記者,油茶名為茶,實際是粥,主要食材是面粉。因制作時要先用油把面炒熟,所以叫油茶。油茶里還放有炒熟的花生、黑芝麻、蝦米,香味濃郁,營養(yǎng)豐富。
西城廣場炸油饃頭、油餅的攤位前同樣圍滿了人。攤主巴先生告訴記者,他干這一行已30多年了。廟會上生意好,全家人齊上陣都來幫忙。
“來點兒辣椒,多放點兒芝麻!”在新西路中段,游客被一陣陣香氣吸引。在辣椒、花生、芝麻鹽攤位前,攤主張先生一邊給大家介紹,一邊忙著在一個大石臼里研磨食材。“這些東西是撈面條和熱蒸饃、烙饃的絕配,更是‘舌尖上的回憶’。”游客趙女士說。
本屆廟會上,“大連火爆魷魚”“蒙古烤肉”“新疆羊肉串”等網紅攤位的攤主成功出圈,不少粉絲爭相在攤位前“打卡”留念。
找尋回憶 留住鄉(xiāng)愁
舞陽廟會不但會聚天南海北的特色美食,還有孩子們喜歡的游樂設施。馬戲、套圈、碰碰車等100余個游樂項目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保和鄉(xiāng)關莊村村民任國祥的攤位前圍了不少人。“用白蠟條編出經久耐用的提籃,這全靠手上功夫。”“這種手編的提籃和筐現(xiàn)在不多見了,高粱稈編的炊帚和掃帚也很難買到。”大家紛紛購買任國祥手工編織的提籃和筐。
“我二十多歲就跟著家人學編提籃,至今已有50年了。”任國祥說,過去農閑時,村里家家戶戶都編筐、編提籃。隨著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手工編織的提籃和筐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目前村里只有幾戶人家還從事編筐這一老行當。
雖說編筐收入低,但任國祥對這項老手藝更多的是熱愛。“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也不靠這個掙錢。我只為傳承老手藝——幾天不編手就癢癢,一拿起白蠟條馬上勁頭十足。”任國祥說,“提籃40塊錢一個、高粱稈編的炊帚5塊錢一個、掃帚7塊錢一個。我年年到廟會上賣,今天就賣了不少。”
本屆廟會內容豐富,既傳承傳統(tǒng),更有創(chuàng)新元素,吸引了眾多游客。大家來到會場并不只是為了購物,而是想找尋鄉(xiāng)愁記憶。“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每逢廟會,父母都會帶著我和弟弟來買布,給我們做新衣服。爸爸會挑幾件趁手的農具,媽媽還會買些水果糖。這都是為過年準備的。”家住北舞渡鎮(zhèn)的陳女士告訴記者,現(xiàn)在她已經工作了,來趕會更多的是感受這種氛圍,找尋童年的回憶。
隨著夕陽西下,一場圍繞“夜游、夜購、夜娛、夜食”的夜間消費活動繼續(xù)發(fā)力。一名帶著孩子的游客說:“孩子放學了,帶他來逛廟會,讓他感受一下咱舞陽老廟會的熱鬧勁兒。”老年人則搬著小板凳擁向位于大連西路和西街文化廣場的兩個戲臺。
“農歷臘月初一會作為舞陽縣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集會,在滿足群眾生活需求的同時,也成為重要的文化交流大舞臺。”舞泉鎮(zhèn)黨委書記張沖說。目前,舞陽縣正對這一民俗文化進行深入挖掘,以廟會為媒介,把文化建設作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鑄魂工程抓實、抓好,增強地域文化的自豪感。